1. <pre id="ph6xq"><strong id="ph6xq"><address id="ph6xq"></address></strong></pre>
      <li id="ph6xq"><ruby id="ph6xq"></ruby></li><td id="ph6xq"></td>
      1. <td id="ph6xq"><ruby id="ph6xq"></ruby></td>

      2. <pre id="ph6xq"><label id="ph6xq"><xmp id="ph6xq"></xmp></label></pre>

      3. 電子報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業務熱線:0355—2024581 免費發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頁 長治新聞 縣區新聞 山西新聞  
         
         
         
        首頁 > 頻道 > 文化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文化和旅游部扎實推動落實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 來源:新華網
        • 發布時間:2023-02-28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了66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山東省高密市昌盛泥塑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非遺工坊名列其中。

        依托國家級非遺項目聶家莊泥塑,非遺工坊推行“合作社+作坊”發展模式,推動“家庭式小作坊”搖身變成“家門口小工廠”,帶動當地5000多名群眾從事泥塑產品生產。

        這樣的工坊在全國還有很多。有數字顯示,全國各地設立非遺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脫貧地區。

        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煥發生機活力,令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王愛琴感到欣慰。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她提交了關于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的提案,建議大力扶持傳統手工藝,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非遺保護。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近年全國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18年至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辦理非遺保護工作相關人大代表建議近400件,辦理政協提案300余件。

        “我們把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相結合,與促進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積極研究和采納代表委員們提出的建議提案,有效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轉化為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助力和動力。”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針對代表委員們關心的促進非遺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融合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指導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依托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等積極參與非遺的整理、研究、學術交流和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宣傳、展示;將具有地方特色、符合本地區人民群眾迫切需要的非遺內容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接下來,文化和旅游部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非遺傳習場所納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

        為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擁有較強設計能力的企業、高校和相關單位到傳統工藝項目集中地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比如新疆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與唯品會等企業合作培育了“密作”品牌,湖南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與當地婦聯共同發起“讓媽媽回家”計劃,幫助擁有苗繡技藝的外出打工媽媽返鄉就業。支持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品牌大會、杭州工藝周、上海手造博覽會等展示展銷活動,搭建傳承人和企業等社會力量的合作平臺。2022年非遺購物節期間,全國150余個地級市結合端午假期開展活動,銷售額超過16億元。

        厚植人才沃土、傳承后繼有人,是代表委員乃至全社會的深切期許。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以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引領,地市級、縣級傳承人為骨干,一般傳承人為基礎,梯次合理的非遺傳承人隊伍。2015年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會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傳統工藝為重點共同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F已累計開展研培1100余期,培訓非遺傳承人3.8萬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訓,累計超過10萬人次。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非遺學科專業建設,鼓勵傳承人參與院校學習和企業生產,提升他們的創新創造活力和傳承發展能力。

        (來源:新華網

        [編輯:]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1.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和合理利用——文化
        2. 我市第八批市級非遺項目公布:9大類61
        3. 冀南銀行博物館在我市建成開館
        專題
      4. 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5. 2023新春走基層
      6. “貫徹二十大 網聚‘晉’能量”
      7. 二十大時光
      8. 二十大代表風采
      9. 喜迎二十大
      10.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WAP |
        長治日報社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登記證:晉新網 14103011號 晉ICP備10005172號 晉公網安備14040202000068號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