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超過100億件,僅用39天。此前數據顯示,自2月份以來,全國日均快遞業務量超3.3億件。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爝f業務量開年增長迅速,充分彰顯了我國快遞業的蓬勃活力、發展韌性和增長潛力。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邁向“后疫情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回歸正常軌道的關鍵之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快遞物流業持續高位運行,規模全球領先,供給結構優化,產業融合更加緊密,市場活力全面迸發,行業發展勾勒出一條昂揚向上的曲線,繪就了一幅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火熱圖景。
打通“兩個最后”??爝f物流網絡不斷下沉,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網絡體系,打通城市“最后一百米”和鄉村“最后一公里”,促進城鄉商品流通、拓展農村消費、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
服務經濟供需兩端。在需求端,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快遞業支撐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超過10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以上,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超1.85萬億元,支撐跨境商品流動額超過400億元,是拉動中國消費和促進生產的重要力量。在供給端,近年來,快遞業科技持續賦能,網絡加速下沉,綠色轉型加快,生產自動化、服務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
顯示市場活力與發展潛力。目前,我國已建成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全球的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快遞網絡,是一張單程超過4300萬公里、網點超41萬處、日均服務近7億人次的巨型網絡。我國快遞規模連續穩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年人均快件量接近80件,這些數字折射出中國經濟的無限潛力。
體現互聯互通。伴隨著快遞業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標準化、品牌化、綠色化、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推進,“進村”“進廠”“出海”政策的加快實施,快遞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保供保暢、服務民生的作用越發凸顯,以自身的現代化有力支撐著我國現代化建設。
快遞業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服務國家戰略部署、保障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體溫計”“晴雨表”,快遞業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開年快遞行業業務量飛速上漲,說明企業生產經營日趨正常,消費需求逐漸回暖,釋放出市場充滿信心的信號和經濟回穩向好的跡象。我們期待快遞行業的“開門紅”助推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全年紅”。(文雁兵)
(來源:新華網)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