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re id="ph6xq"><strong id="ph6xq"><address id="ph6xq"></address></strong></pre>
      <li id="ph6xq"><ruby id="ph6xq"></ruby></li><td id="ph6xq"></td>
      1. <td id="ph6xq"><ruby id="ph6xq"></ruby></td>

      2. <pre id="ph6xq"><label id="ph6xq"><xmp id="ph6xq"></xmp></label></pre>

      3. 電子報 |  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業務熱線:0355—2024581 免費發布信息QQ:646177518
         
        首頁 長治新聞 縣區新聞 山西新聞  
         
         
         
        首頁 > 新聞 > 山西新聞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透視】數字賦能 為現代農業裝上“智慧大腦”(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作為科技驅動的重要內容,智慧農業就是將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為農業生產賦能。從汗水農業智慧農業,從靠天靠地靠簡單勞動投入的落后生產模式轉變為可感知、可控制、可預測的智能化生產模式,一場顛覆性的農業革命已經拉開序幕。

        點單的蔬菜

        當農業前面加了智慧二字,不能說話的蔬菜突然間就有了點單的本領。

        在晉中國家農高區京東智慧農場示范基地,可以看到曾經出現在科幻電影里的場景,這里溫度、濕度、光照都保持在最合理的參數,這里的農具是插在培養基里的PH變送器。晉中國家農高區運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鄭瑋介紹說:它里面有兩個探針,可以監測到土壤里的濕度、溫度以及有機肥含量、氮磷鉀比例。以前像傳統的這種棚從種到收,需要2030人,現在3個人就可以管理兩個大棚。

        “PH變送器新農具讓蔬菜有了點單的本領,它們會把缺氮還是缺磷的需求上傳到數據云端,京東的物聯網、AI、遙感等智能化管控系統則像廚師一樣,用數據配比出營養的調味料,一鍵式注入這個大罐子里,與罐中的水混合出精準的營養大餐,成為最可口的養分美食,再通過管道灌溉蔬菜。最神奇的是,在上市前5—10天,還可以通過人工干預氮磷鉀等的配比,改變蔬菜的口感,要它酸就酸,要它甜就甜??梢哉f,這里的蔬菜背后,跟著感覺走了幾千年的中國農業變成數據說了算。

        山西農業大學原副校長、智慧農業學院負責人、博士生導師楊武德教授介紹說:傳統農業生產主要靠經驗來管理,現代農業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大量實驗數據,建立作物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環境調控、投入產出等模型,達到精準投入、精準調控和精準規劃。

        楊武德說,智慧農業就是通過集成計算機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遙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達到遠程檢測、生產調控和災害預警的目的。我們國家用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22%的人口,從國家戰略的角度考慮,只有通過現代的智慧農業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夠應對挑戰,也才能夠建設農業強國。

        智慧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一直很重視智慧農業的發展。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加速農業信息化建設;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智慧農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推進智慧農業發展。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20226月出臺的《山西省十四五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中制定的四大任務之一,就是通過發展智慧種業、智慧農田、智慧種植業、智慧畜牧業、智慧漁業、智慧農機,來構建智慧農業生產體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智慧農業期刊負責人王元杰介紹說,智慧農業已成為當今世界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全球多個農業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推進物聯網、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創新發展。各國根據自身農業條件以及技術儲備的不同,選擇的智慧農業發展重點方向也有所不同。以美國為代表主要發展大田智慧農業,以德國為代表主要發展智慧畜牧業,以荷蘭為代表主要發展智能溫室產業、植物工廠,日本的小型智能裝備也非常發達。

        我們國家的智慧農業目前發展到了什么程度?王元杰介紹說,對于一般性的環境類農業傳感器(光、溫、水、氣)基本已經實現國產化。農業遙感技術也已經廣泛應用于農情監測、估產、定災等領域;目前我國農業無人機應用技術已經達到國際領先,并廣泛應用于農業植保、信息獲取以及農事操作等活動;在設施園藝中,我國超大型智能溫室技術、植物工廠技術等也取得了很大進步,基本上可以實現自主技術自主生產。目前北京的餐桌上部分高端蔬菜已經由植物工廠供應。

        智慧農業被列為我省14大新興產業之一

        智慧農業需要規?;洜I的場景。楊武德介紹,我省的丘陵山區面積占比在70%以上,再加上干旱少雨,導致農機沒有用武之地,這是我們的劣勢。但是山西的設施農業占比比較高,這個是實施智慧農業的場景優勢。以山西農業大學為代表的科研院所,從事智慧農業研究20多年,有很好的積累。通過農業生產托管可以解決規?;膯栴},同時要研發適合地形的中小型智能農業裝備,推廣應用多年積累的智能農業技術,比如基于遙感的冬小麥動態監測、凍害旱災的動態監測和災損評估、氮肥管理信息系統等就非常有用。

        太谷的山地丘陵占到了80%以上,散落在陡坡上的一塊塊巴掌田,最小的兩三分,最大的不過2畝,澆水上不了山,機械下不了地。對十年九旱的官寨村來說,每年的春澆是一大難題,不過村民石興東現在迎來了一個好幫手。搭載著北斗衛星導航的無人駕駛抗旱補水播種機,可以自動計算路線、規劃作業流程,深翻、播種、滴灌一體化完成,可以給每一粒種子精量補水,石興東和鄉親們再也不用靠天吃飯。

        楊武德介紹說,如今的農業種植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在感知農業、設計處方、實施處方三個方面。比如說除草,過去是面上噴灑?,F在的除草機有作物和雜草的識別鑒別功能,靠光譜信息就能判斷出哪里是雜草,這樣的話作物就沒有農藥殘留了,而且農田的裸地上也不用噴了,這樣農藥用量就少了,環境污染的問題隨之解決。

        智慧農業作為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然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業態和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我國的智慧農業發展依舊處于成長初期,市場空間廣闊。楊武德表示,我省十四五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把智慧農業列為14大新興產業之一,山西省數字經濟發展意見和政策也明確要求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智慧農業發展基礎,研發智慧農業技術體系,全省一系列行動即將展開。

        本欄目內容源自山西衛視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透視

        記者王秀娟

        (來源:山西日報

        [編輯:]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
        1. 小新有曰丨春意萌發,在綠意蔥蘢中感受
        2. 圖解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
        3. 海報 | 甲流進入高發期,這些知識Get起
        4. 奮“晉”新征程|踏石留印抓落實 凝心
        5. 圖解丨推動全面建設清廉山西起勢成勢
        6. 省政府與華為公司簽署推進數字經濟發
        7. 圖解丨山西奮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8. 小新有曰|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可以“大動
        9. H5丨全國兩會,山西代表“曬寶貝”
        10. 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
        專題
      4. 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5. 2023新春走基層
      6. 二十大時光
      7. 二十大代表風采
      8. 喜迎二十大
      9.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
      10.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WAP |
        長治日報社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登記證:晉新網 14103011號 晉ICP備10005172號 晉公網安備14040202000068號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网址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