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今年,上黨區將堅定不移提升高標準“三農”,深入推進鄉村振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推動全區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和美、農民富裕富足,努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圍繞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今年,上黨區繼續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力度不減,強化對鄉村振興示范村、整體推進村、重點幫扶村的分類指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續增強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通過組織勞務輸出、提高幫扶車間吸納能力、優化公益崗位等方式,確保每個有勞動力的脫貧家庭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實現脫貧人口收入穩中有增,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聚焦農業優質高效發展,今年,上黨區持續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不斷升級??阜€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守耕地紅線,新建高標準農田1萬畝,確保糧食產量在1億公斤以上。因地制宜推進蔬菜、中藥材、小雜糧等特色種植,切實兜牢“糧袋子”、拎穩“菜籃子”、端好“果盤子”,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深化“百社億元”助力產業發展行動,積極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轉化,做好“土特產”文章,深度挖掘上黨高粱、上黨小米、五和食品等農特產品,不斷提升“上黨十品”農業品牌知名度。大力推進23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提質增效,深入實施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行動,更好引領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深化“511”發展路徑,推動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村超過三分之二、50萬元以上的村超過三分之一,培育一批農業產業鏈頭部企業,支持重點龍頭企業成為聯農帶農的“鏈主”企業,讓廣大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美好的村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聚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今年,上黨區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49個行政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合理確定村莊布局和建設邊界,在重點景區周邊集中打造連片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強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高標準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和安全管理,推動與沿線配套設施、鄉村旅游重點村一體化建設,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加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推動鄉村面貌整體提升、鄉村生活更加美好。
鄉村建設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今年,上黨區將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整體效能,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領導作用,強化農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創新鄉村治理抓手載體,完善積分制、清單制、常態化培訓等方式,不斷增強鄉村領導干部能力。優化“一約四會”“一墻三榜”等規范設置,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好兒媳”等典型選樹工作,以身邊典型引領社會新風尚。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純樸民風。 (記者 劉婷婷)
(來源:長治日報)
[編輯:]
|